一、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进一步提高。在全省组织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加强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管理。对全省17个市州蔬菜、畜产品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达到95.3%,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磺胺类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96.8%,分别比2006年同期提高0.9个、3.3个和50.1个百分点,蔬菜中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抽检合格率为100%。
二、生产加工区域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面推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已建立了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的责任区586个,聘请了983名监管员、3609名地方政府协管员和5820名社会信息员,食品生产企业签定食品安全承诺书14488家。大力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全省共巡查企业18412家(次),其中小企业小作坊12936家(次),查处违法案件1047件,取缔小企业小作坊386家。
三、食品经营企业主体自律建设进一步加快。2007年继续在全省开展创建“百家食品安全示范点”活动,通过省级“示范点”、市县“示范店”创建活动,促进和推动全省食品经营主体自律体系建设。全省现有食品经营主体19.5万户,已建立自律制度的达71.8%,比2006年底上升10.9%。集中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食品经营户456343家,取缔无照经营户4475家,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264个,查获假冒伪劣食品27.64万公斤,立案查处食品违法经营案件3081件,罚没金额562.7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1.3%和99.09%。
四、生猪定点屠宰进一步巩固。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强化检验检疫和肉品质量管理,开展生猪屠宰市场的集中整治。2007年以来,查处私屠乱宰和销售病害猪肉违法案件78起,查获病害猪肉和有问题肉品1800多公斤,取缔私宰窝点35个。目前全省放心肉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
五、出口水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湖北省是水产养殖大省,淡水产品出口居全国第一。针对水产品出口药物残留问题,在省政府领导下,建立水产品安全生产的厅级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对出口水生动物检验检疫,对出口水产品加工厂进行开工前检查,推动出口注册养殖场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养殖,争取农业板块和农发资金3000万元投入年产10万吨能力的20个水产大县市,开展湖北水产品安全渔业品牌建设,促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六、农村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和市场流通网)建设,在黄冈市蕲春县、宜昌市夷陵区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区)”活动。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以城区大中型综合超市或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中小超市为骨干、村级综合便利店为基础的农村食品经营与服务网络,截止2007年6月底,在全省88个试点县市新建或改造比较规范的农家店2680家,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54%。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集中执法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重点品种,密切配合,认真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整治。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省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户22.5万户次,检查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3200多个次,取缔农村无照食品经营户2068户,捣毁农村制假售假窝点115个,立案查处农村食品违法经营案件1598件,查获农村假冒伪劣不合格食品12.7万公斤,受理和处理农村消费者申诉举报3094件,为农村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取得了全省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的阶段性成效。
七、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显现。一是积极推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按照现行分段监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充分发挥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的作用,突出重点,分解任务,加强协调,落实责任。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监察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明查暗访,跟踪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及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建立完善了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间食品安全与监管信息的及时规范发布,有力促进了各地食品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机制。省级成立了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依据《湖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了《“十一五”期间重大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07年7月3日,在荆门市京山县举行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四是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四进”(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活动。2007年初,还将食品安全知识写进中小学教材,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日趋正规化。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各地组织宣传活动240多次,向社区居民、农民、学生、民工发送食品安全知识读本1.8万多册,张贴各类宣传画2000多份。开通了“湖北食品安全网”,已发布1500多条信息,为公众提供方便及时的服务,中国政府网、省政府网、国家食品安全网、国家有关部门网站及新闻媒体采用信息60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