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地还结合各自实际,进一步细化了整治方案。北京市把食品安全指数列入政府工作两大考核指标,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与奥运食品安全紧密结合,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山东省建立了专项整治定期调度制度、挂牌督办制度、效果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上海市把整治目标扩展为28个,标本兼治,着力治本。辽宁省对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小作坊实施了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吉林省对小餐馆、小商店、小药店全面建立了台账制度。四川省组织了6个宣讲团,巡回宣讲《特别规定》。重庆对全市各区、县分管领导集中进行了整治培训。安徽省特别将检查验收、巩固提高提前研究、提前要求。福建省在全国整治8项任务基础上,将水产品列入了全省整治任务。湖北对重点产品和重点地区进行挂牌督办。黑龙江、浙江省在村一级设立了食品安全协管员,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报告。天津在村一级设立了疫情巡视员,负责对本村动物疫病疫情进行巡视检查。江苏省突出抓好小作坊整治。山西省围绕整治目标,重点在小餐饮业、饮食摊点、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整治上下工夫。
李长江指出,尽管专项整治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各地进展不平衡、要求不规范,各部门协调配合仍需加强等。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入动员,确保将整治任务落实到基层一线;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领导小组将组织10个检查组,于10月下旬赴各地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加快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保持对制假售假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规范好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积极增加一线执法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