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政策法规 > 文章内容

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召开

     2007年12月27~28日,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和全国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开通仪式在宁波市北仑区举行。
  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回顾了国家试点行业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城市四年来的工作情况。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120余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赵光云参加会议并致辞,试点工作交流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黄敏处长主持。
  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专业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等四个试点行业全面回顾总结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四年来的试点情况。深圳、常德等八个国家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城市和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无锡市、绍兴市等分别介绍本地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情况。各地代表积极交流,互相学习,一致表示通过几年的试点,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互动,以政府依法监管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前提,以失信登记和公开为手段,以消费者维权为核心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框架,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积极推广,并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2007年12月28日,全国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正式开通,至此全国349个地级市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初步建立。这标志着全国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宋晓,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光云,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宁波市北仑区区长俞雷等领导出席了开通仪式,并启动了预警系统。仪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主持。
  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认真贯彻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加快改善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扩大公共服务。针对近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信息问题,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措施。2007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属的349个地级市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搭建起了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为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是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管理部门搭建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能及时向全国老百姓提供完整、及时、科学的信息服务,普及食品安全信息知识,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也是老百姓获得有充分公信力的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渠道。
  该系统从2005年开始筹划,到2007年底开通,历经了三年的时间。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监管人员研究起草了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框架指南》;2006年,争取了中央补助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全面推进了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建设工作,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属的349个地市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目前,绝大部分地市食品安全信息网已经开通。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包括食品安全信息基础数据库、食品安全分析预警信息报送系统、食品安全信息预警发布平台等主要内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惠鲁生充分肯定了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的作用。她强调,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是政府与公众交流的重要渠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平等地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