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广州省天河区员村一销售并涉嫌加工酱菜的黑窝点被质监部门查获,现场发现10000公斤酸菜竟被放置在污水之中。
昨日下午2时左右,记者跟随广州市质监局稽查分局执法人员赶到位于员村三横路一出租屋。据举报,该窝点涉嫌无证生产和加工各式酱菜。但执法人员赶到时该处铁门紧闭,里边也悄无声息。待执法人员叫开门后才发现里边别有洞天:数千袋腌制的酸菜散放在污水横流的庭院里,旁边的木屋里则堆放着近千箱各种牌子的酱菜,两位工人正忙着从小货车上卸货,旁边的塑料桶里则遗留着腌制酸菜剩下的粗盐……“这是要吃进口里的酸菜,你们怎么就随便丢在污水里?”面对如此狼藉的场面,执法人员不禁发问。“没问题的,有两层胶袋呢。”一个自称替负责人看管酸菜的蔡某称,这些酸菜全部来自老家汕头,系祖传秘方炮制,“这不是污水,是这两天下雨积的水。”他说,他们自己平时吃的就是这种酸菜。
在现场闻到一股浓烈的臭味,庭院里的污水更是臭气熏天,上面还冒着小小的白泡。那1000多袋酸菜则没有一个有标签标志,该负责人称“QS证还在申请”。
据其交代,该处是一个仓库,销售档口位于附近的员村肉菜市场。在该市场二楼酸菜区1-2档,摆满了从窝点运来的数十种酱菜。“每天至少1千多元的销售额。”蔡某称,他们的酸菜走低价路线,“一大袋才卖8块。”
经执法人员现场清点,该窝点共有37个不同品种的酱菜,1000多个编织袋装满了各式酸菜,总重达10000公斤,涉案货值2万元。据悉,这些编织袋里的酸菜标称为汕头一家食品厂生产,经核查产品均无QS标识。由于涉及流通领域,该案昨日已现场移送给天河工商分局。
■昨日,广州市质监局在员村三横路查处一生产酱菜的黑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