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将重点加强对进京涉奥食品的风险监测
加强风险监测力度。建立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制定全年风险监测计划,将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风险监测范围,严密监控食品生产形势,不断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牢牢把握食品安全主动权。
突出重点监测产品。在地域上,紧紧围绕京津周边地区、秦皇岛市食品生产企业和进京涉奥食品开展风险监测;在产品上,继续对高风险食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农村食品开展风险监测;在安全项目上,强化对涉及苏丹红、吊白块、氯丙醇、萤光增白剂、甘氨酸、溴酸钾、动物蛋白粉等重点项目的风险监测。
扩大风险监测范围。把所有食品企业、所有食品种类、所有质量安全项目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按照产品标准的要求开展检验监测。同时,从生产、储存、运输、包装等各个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开展风险监测,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提高监测成效。
全员参与抓好各个环节。食品检验机构要切实加强风险监测工作,在完成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同时,结合食品安全检验、监督抽查、企业检查抽样等工作发挥技术优势,调查、了解和研究食品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害,进一步提高风险监测的有效性。
严格实施召回制度。狠抓索证索票制度、原辅料进厂台账制度、产品销售台账制度和食品添加剂备案管理制度的落实完善。严格实施《食品召会管理规定》,督促企业主动召回不安全食品。同时,还应加大召回跟踪监督和信息披露力度,加强对召回食品后续处理的跟踪监督。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省质监局总结了近年来食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度、信息采集制度、应急检验制度、专项抽查制度、专家评估制度、新闻发布制度等制度化建设,不断提高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