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口散发着霉味的老井里取上水,直接放到水缸内,再加上工业添加剂冰醋酸,然后灌装到回收啤酒瓶里,便成了“醋精王”,而这样生产出来的食醋竟然广泛销往醴陵等地的周边市县。今日,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三级质监执法人员联手将位于醴陵市白兔潭镇的一个黑窝点端掉,当场查获1207瓶劣质食醋。
民房里搜出工业冰醋酸
(工业添加剂冰乙酸竟是该窝点制造劣质食醋的主要原料)
上午11时许,质监执法人员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赶到位于醴陵市白兔潭镇一栋破旧民房内的“自强醋厂”(制假窝点)。只见屋内堆满了“雪津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瓶,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一个啤酒加工厂。后院一口散发着霉味的老井上,复盖着一层厚厚的绿苔,透过井盖的缝隙可看到井水上飘浮着一层污垢。
另一间所谓制作坊内,则杂物满地,屋内布满蜘蛛网,所谓的生产设备仅是两口用于勾兑的大缸和几个大塑料桶,桶的旁边摆放着用于加“醋精王”的冰乙酸、以及柠檬酸等原料。
随后,执法人员在另一间房内搜出了大批早已贴上标签的劣质食醋,以及大批食醋标签和假冒龙凤酱油标签。
涉嫌生产过劣质酱油
(冰乙酸加井水,劣质食醋就是从这两个大缸内勾兑出来的)
经过调查得知,该窝点老板曾某为当地人,使用工业添加剂冰乙酸直接勾兑自来水,生产劣质食醋长达三个月之久,其产品均销售于醴陵等周边市县的小型超市。同时,加工窝点无任何证照,劣质食醋的标签上也没有“QS”标志。执法人员将查获的假冒伪劣产品及所用原料和生产工具全部予以没收。
同时,通过查看收缴的标签,发现假冒龙凤酱油标签上的联系电话号码为六位数,而目前醴陵市的电话号码早已升级,由此可以估计该窝点早几年就已经开始生产假冒龙凤酱油。
而在整个执法检查中,曾某一直没有露面,仅由其回娘家的女儿来接受并配合调查。目前,此案正在深查之中。
五类食品必须有“QS”标志
(质监部门提醒市民:不要购买贴有这种标签的劣质食醋)
参与现场打假的株洲市质监局副局长田承文介绍,从2002年5月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对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其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条件审查,即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进行审查,不具备条件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其次是强制检验,即食品出厂必须检验合格,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三是加贴市场准入标志,经检验合格出厂销售的食品必须由企业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
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国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完成。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范围内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5类食品生产企业组织无证查处。为此,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买食醋一定要查看是否有“QS”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