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撑食品安全保护伞 农产品能准确回溯产地
推行农产品原产地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马越男说,山东作为农业、食品产业大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首位,原产地环节的安全是实现“食安山东”的第一道关口。
“山东将逐步推行农产品产地证明准出、原产地追溯制度。”马越男说。每件农产品都能准确回溯产地、落实第一生产责任人,将是对生产环节安全的有效倒逼。
原产地追溯,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无疑要比一家一户地分散生产更易实现。
《方案》提出,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将着力提高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生产经营主体,创建一批放心农产品品牌、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2015年年底前,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新产品)产地认定面积比率提高到60%以上;规模养殖场无公害认证比率提高到70%以上;认证水产品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比率提高到55%以上。
“力争到2020年底,‘食安山东’品牌带动效应充分凸显,将山东建设成为全国农产品和食品消费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区。”马越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