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糖价跌至两年来最低点

  糖价跌至两年来最低点

  专家称未来数月仍有下跌空间,有望大降下游企业成本

  近期在熊市徘徊的食糖市场再次振荡下跌。本周二,国际产糖大国美国原糖价格每磅暴跌0.46美分,跌幅超过5%,逼近两年来的最低点。同时,国际糖业组织(ISO)将2006-2007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量大幅上调至910万吨。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全球主产国的增产压力将导致糖价大幅下挫。昨天,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经理陈晓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数月糖价仍有下跌空间。与之相关的是,与食糖业筋骨相连的调味品,饮料等下游食品制造业透露,糖价下跌有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成为业绩增长的推动力。

  供给过剩拉低糖价

  2006-2007制糖年,国内外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过去3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给过剩。目前,这种趋势日益明显,糖市继续在压力之下低位运行。

  日前,英国Czarnikow贸易公司预估2006-2007榨季全球糖产量为1.627亿吨,较上一榨季增长近10%,并超过2002-2003榨季创下的1.492亿吨的纪录。ISO在其月度报告中表示,随着未来数月巴西中南部产糖地区生产进入高峰期,2006-2007榨季全球食糖剩余量将达到910万吨。ISO还预测,过剩局面可能持续到2007-2008制糖年。

  受此影响,本周二美盘原糖7月合约以9.09美分的价格,创出2005年5月以来的新低。国际糖价暴跌拖累国内市场。统计显示,昨天白糖主产区南宁现货糖价下跌到每吨3660至367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下跌1070元。

  糖价下跌将持续多久?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经理陈晓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糖价走低是主流趋势。不过也有另一派意见表示,由于夏季销售旺季来临,食品饮料销量的上升将增加食糖销售量,糖价下跌趋势可能受到抑制。而且今年糖价得到政府的有关调控,波动不至于过激。

  下游食品产业利润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食糖是食品饮料业的重要原料,直接关系后者的行业利润。因此,食糖价下跌可以让食品饮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下调。陈晓迪向本报记者表示:“去年受糖价飙升所苦的下游生产企业,今年有望过上利润高涨的好年。”

  昨天,以味精和相关调味品的生产为主的味丹国际执行董事长兼执行长杨坤祥透露,第一季度占成本40%至50%的糖原料价格下降10%,使该公司的首季订单情况及盈利状况也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

  同时,汇源集团日前公布的2006年年报显示,去年主要原材料糖和橙浓缩果汁价格分别上升30%及50%,拖累汇源毛利率跌1.4个百分点至32.7%。但汇源方面表示,今年首季糖价下跌13%,本来是有助毛利率上扬的。因此,即便浓缩果汁的原料价格上涨5%,今年的毛利率仍将维持相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