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卫祥云会长评2008CISFPEE:国际专业展览 大豆行业盛会(三)

    2.通过国家监管部门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对生产加工小作坊企业的专项整治,加上各级协会对企业的引导,豆制品小作坊生产将进一步得到规范,黑加工作坊将在全国逐步遭到取缔,园区化生产的形式和小型豆制品生产企业将得到推广,豆制品产品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花色品种也会不断增多。

    3.经过两年的产品及数据分析,行业高度关注的《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将被修订后出台,新修订的卫生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设定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高食品安全性。

    4.2008年4月17日,国内外业界瞩目的2008中国(上海)国际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将在上海召开,全国乃至国际化的交流将推动我国豆制品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水平的进一步改善,传统行业的改造和提升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

    5.随着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豆浆消费风潮的反向流入,我国对豆浆的消费量和消费档次将有较大的提高,各种形式的、具有一定保质期的包装豆浆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大提高,口味品种也将从原来的单一原味增加到系列的调味品种;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安全、美味、方便等方向发展,一些口感好、保质期长、携带方便的休闲豆制品将有较快的发展。

    6.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豆制品工艺师》职业标准的出台,相关的培训教材也将编写完成,豆制品行业人才缺乏的状况将开始改变。

    慧聪网:今年既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又加上迎来北京奥运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主要工作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卫祥云:我委将于2008年4月17-19日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08中国(上海)国际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展览会及中国豆制品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这是一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的专业展览会,也是中国最大、亚洲第一、国际知名的专业展览会,它也被业界称为是大豆行业的盛会。这是我们委员会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届时将有一系列关于行业和企业的活动推出。

    慧聪网:今年上海展览会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卫祥云:本次展览会对中国及亚洲豆制品行业发展意义深远。通过展览会可以使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行业信息交流;促进我国豆制品行业工艺技术及设备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的规范化生产;促进大豆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和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慧聪网:今年上海展览会与首届相比,最大的区别有哪些?呈现哪些亮点?您能透露有关信息吗?

    卫祥云:与首届相比,2008展览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展会面积比首次增加了50%,达到了近5000平方米;二是展会地点放在上海,在北京和上海轮流办展是我们展览会的特色,这也是豆制品行业区域性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三是国外参展商比例增加,尤其是日本豆制品设备知名生产商,如21世纪、创荣、间濑、高井制作所、大生机械、兰德斯•沃克(LANDSWORK)、三十三产业、三木制作所、原田产业等都将在本次展览会上亮相,展出世界最先进的豆腐生产技术及设备;四是即食、休闲类的豆制品生产企业数量增加,如杭州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福生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豆工坊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阳信凯乐食品有限公司、马鞍山市黄池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将在本次展览会展出新产品;五是本次展览会上专业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慧聪网:招展工作进展如何?

    卫祥云:到现在为止展位已基本上全部被预定,观众的组织工作进展顺利,观众的数量预计将超过第一届,配套活动中国豆制品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会议报名踊跃,其他的展会服务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

    慧聪网:请问专委会在展会之外的主要工作还有哪些?

    卫祥云:一是做好豆制品行业人才培训工作。

    豆制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现有从业人员200余万。现代的豆制品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过程中需要有专业人员实施整体的统筹和协调;同时,企业还要不断地运用先进的技术,改进工艺、开发新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目前,我国豆制品工艺管理队伍和技术力量薄弱,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特别需要经过培训、具有扎实专业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艺管理人员。近年来,尽管一些院校在食品科学或食品工程专业中设置了与大豆食品相关的课程,但其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豆制品工艺师是从事豆制品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工艺制定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我委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编写的《豆制品工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已通过审定,即将发布。《豆制品工艺师培训教材》正在编写中,在行业内开展豆制品工艺师培训和考核工作也是今年的又一重点。培养和建立一支豆制品工艺师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将有利于为我国豆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是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市场准入工作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2006年9月国家质监总局开始对豆制品施行市场准入制度,先后制定了《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其他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7年1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知,自200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全部28大类食品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而生产食品、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的行为进行检查,重点查处无证生产销售行为。这意味着豆制品市场准入将进入无证查处阶段。目前仅有506家豆制品生产企业拿到了QS生产许可证,远远不能满足我国豆制品的消费需求。为了保证豆制品市场准入(QS)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促进我国豆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协会作为豆制品市场准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除了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推进豆制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外,还将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市场准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培育豆制品行业中国名牌。

    培育豆制品行业中国名牌、实施名牌战略一直是协会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的精神,2009年豆制品将被列入名牌推选计划,也有可能在2008年列入。今年,协会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大宣传,开展培训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的豆制品成为名牌产品。

    四是继续做好腐竹生产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的试点和推广

    2006年10月开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我委在腐竹行业选择了部分地区和企业开展腐竹行业食品安全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的试点工作。一年多来,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河南质源豆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桂林腐乳有限公司、平果县广海食品有限公司等试点企业通过执行《腐竹行业食品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操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销售额不断增加,并且扩大了行业内的知名度。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腐竹行业食品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进行完善,并建议在全行业推广。

    五是加强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便进一步做好为全行业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