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5月行情回顾
随着南方主产区收榨,2012/13榨季国内产量明朗,虽然不足预期,但难改食糖供需压力,再加上季节性弱势和原糖的持续走弱,5月郑糖继续维持跌势。5月下旬,国家收储30万吨白糖(5107,-9.00,-0.18%),但整体提振作用有限。截止5月31日,以目前主力合约SR1401为例,最终月收盘在4941元/吨,5月最高价为13日的5178元/吨,最低价为30日的4902元/吨,5月白糖下跌210元/吨,月跌幅为4.08%。
第二部分宏观基本面分析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数据显示,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远超预期,创2012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具体数据显示,美国5月芝加哥PMI指数为58.7,预期值为50.0。美国5月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84.5,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83.7,达到2007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4%,增速高于前一季度的0.4%,但略低于上个月初步估测的2.5%。
欧元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由4月份的46.7升至47.8,显示欧元区经济处于持续萎缩状态。
欧元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季率萎缩0.2%,年率萎缩1.0%。这一数据标志着欧元区GDP连续6个季度下滑,创下自欧元创立以来的最长衰退记录。
今年4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2.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并再创有记录以来新高。4月份,欧盟27国失业率为11.0%,与上月持平,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10.3%。这表明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及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形势趋于恶化。
5月份以来,全球各大央行纷纷步日本后尘,欧洲、印度、澳大利亚、波兰、韩国、斯里兰卡、越南、泰国等央行纷纷推出新的刺激政策,绝大多数已经将基准利率下调至历史最低水平,新一轮全球“竞相宽松”的货币战已经硝烟四起。
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表明在实体经济复苏的道路上美国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美国经济相较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依旧存在优势,若美国经济数据继续改善,或者美联储官员透露退出宽松政策方面的蛛丝马迹,都将令美元获得更大上涨动能。
2.2中国经济总体平稳
6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数据,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八个月居于50%荣枯线以上。2013年5月份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3%,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5月23日发布的5月份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6,比4月份终值回落0.8,创7个月来最低,年内首次跌破枯荣线,跌入收缩区间。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已经出现了轻微萎缩,预计制造业乃至工业的减速调整将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可能导致二季度经济反弹力度减弱。
第三部分品种基本面分析
3.1国际原糖依旧疲弱
国际糖业组织(ISO)表示,预计2013/14年度全球糖市至少供应过剩350万吨,为连续第三年供应超过需求。ISO将2012/13年度全球糖市供应过剩量上修至998.2万吨,此前预计为852.6万吨。其中,泰国及墨西哥糖供应高于预期是导致供应过剩量扩大的主要因素。此外,巴西甘蔗糖收榨天气及进程均较为顺利,增产将成为必然,这也加剧了全球糖市供需过剩的局面。
分析机构Kingsman称,因需求增加且部分主要产糖国产量下滑,2013/14年度全球糖市预计将供应过剩459.1万吨。
美国农业部称,2013/14年度全球糖产量或为1.74853亿吨,高于上一年度的1.74468亿吨;预计消费量为1.67347亿吨,高于上一年度的1.63603亿吨;结转库存为3822.7万吨,低于上一年度的3840.5万吨。
据巴西甘蔗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14年度巴西甘蔗产量将达到5.896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5.8亿吨。Datagro预计2013/14年度巴西中南部或产蔗5.845亿吨,同比增加9.8%。受助于4月末及5月初的干燥天气,本榨季截至5月中旬中南部糖产量为376万吨,同比增加140%。
由于部分主产区雨季推迟和降雨不足,估计2012/13年度结束时印度糖产量将下降6%-8%,在2,400-2,450万吨之间。估计2012/13年度印度国内食糖消费量在2,300-2,350万吨之间,年末有550-600万吨库存,约能满足国内3个月的消费需求。
泰国蔗糖委员会(OCSB)表示,由于东北部地区种植面积增加,食糖生产刚刚结束的2012/13年度泰国共计生产甘蔗1.00003亿吨,高于前期预计的9,400万吨。
俄罗斯糖厂联盟表示,截至5月27日俄罗斯已播种甜菜90.14万公顷。
国际原糖在高产量、高库存的压力下,仍将保持震荡下行。目前,ICE期糖价格折算我国白砂糖的配额内进口成本在4300-4400元/吨。目前国内主产区现货价格基本维持在5400元/吨,以此价格计算,配额内内外盘价差在1000-1100元/吨,配额内进口利润维持在偏高水平。所以,后期进口糖增加仍是大概率事件。
3.22012/13榨季供需压力依旧
截至2013年4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1290.3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145.33万吨,其中,产甘蔗糖1181.85万吨;产甜菜糖108.5万吨。
截至2013年4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767.0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580.96万吨,累计销糖率59.44%,上制糖期同期50.72%,其中,销售甘蔗糖705.61万吨,销糖率59.7%,销售甜菜糖61.43万吨,销糖率56.62%。
本榨季全国产糖量预计1300-1330万吨,甜菜糖从120万吨减至不到110万吨,海南多了4万吨,云南220万吨左右,广西800万吨左右,广东原来140万吨,现在120万吨左右。预计本年度食糖消费1340万吨(不含淀粉糖和糖精等其它甜味剂)。加上近两年较大的食糖进口量,目前国内食糖供需宽松的格局依旧在延续,后期糖市将面临痛苦的去库存过程。
政策方面,5月24日,国家再次收储食糖30万吨,政府托市意图明确。本次收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明确意图是为了防止进口糖的介入,为制糖企业缓解一定压力。但受限于库容,相对于本榨季第一批收储,本次收储数量小,整体来看,市场对收储反应平淡,未能提振糖市。
3.3夏季关注食糖下游需求
国内4月的销糖量达到163.36万吨,为近8年来4月销量之冠,远高于以前92万吨的平均值,从榨季内来看仅次于本榨季去年12月份167.65万吨的单月销量。而目前夏季消费旺季尚未来临,4月通常为销售淡季,这一数据颇值得回味。
目前,国内食糖主产区收榨结束,糖市进入纯销售期,国内工业库存将不断下降。一般来说,6月份开始是夏季消费旺季的备糖时节。从目前食糖现货的产销来看,虽然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但除了终端按需采购外,市场白砂糖经销商和批发商采购量都没有明显的增加。后期随着夏季来临,投资者可密切关注食糖下游消费的需求。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进口糖36.0084万吨,较上月增加15.47万吨,环比增幅75.35%;比上年同期增加4.9万吨,同比增幅15.75%。
4月份的进口糖中,17.97万吨来自危地马拉,10.16万吨来自巴西,5.73万吨来自古巴,还有少量进口来自韩国、泰国等国。进口均价进一步下行至每吨473.15美元。
2013年1-4月中国累计进口糖88.9万吨,同比增加7.87万吨。占2013年进口关税配额的45.7%,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从数据上来看,今年1-4月配额内进口的数量已经接近一半,而随着近期国际糖价不断刷新低点,使得内外价差不断拉大,6月份以及后期,进口糖的数量将大量增加。同时,内外价差导致的走私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供需矛盾。
第四部分6月行情展望
国际糖业组织(ISO)表示,预计2013/14年度全球糖市至少供应过剩350万吨,为连续第三年供应超过需求。ISO将2012/13年度全球糖市供应过剩量上修至998.2万吨,此前预计为852.6万吨。国际原糖在高产量、高库存的压力下,仍将保持震荡下行。随着中国食糖进口量的增加,内外盘期价之间的关联度也随之增加,国际糖价长期低迷不利于国内糖价的反弹,此外由内外价差导致的走私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供需矛盾。
本榨季全国产糖量预计1300-1330万吨,预计本年度食糖消费1340万吨。加上近两年较大的食糖进口量,目前国内食糖供需宽松的格局依旧在延续,后期糖市将面临痛苦的去库存过程。
一般来说,6月份开始是夏季消费旺季的备糖时节。从目前食糖现货的产销来看,虽然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但除了终端按需采购外,市场白砂糖经销商和批发商采购量都没有明显的增加。后期随着夏季来临,投资者可密切关注食糖下游消费的需求。
从技术上看,白糖期价仍处在下降通道当中,5月下旬更是跌破5000元/吨整数关口,创出了2011年8月下跌以来的新低,月线、周线、日线的技术指标仍呈现空头格局。
综上所述,国际原糖震荡下行格局未变,国内食糖供需宽松的格局依旧在延续,后期糖市仍将面临痛苦的去库存过程,但是随着夏季备货高峰的到来,糖厂挺价意愿强烈,6月郑糖或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