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进口限制政策使阿根廷麦当劳遭遇“番茄酱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喜欢吃汉堡的阿根廷人可能有点发愁了,因为世界最大的连锁餐饮企业之一麦当劳在这个国家居然没有番茄酱可以供应了。这场“番茄酱危机”波及的不是个别餐厅,据不完全统计,阿根廷超过200家麦当劳餐厅的番茄酱都已经断货。

  阿根廷麦当劳客服机构人员表示,目前还不知道番茄酱到底何时才能恢复供应。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恢复供应的时间表,不过我们已经与其他部门进行了联络,反应了番茄酱短缺的问题。”

  番茄酱并不是一件稀罕物,那为何阿根廷的麦当劳会全线断货呢?这还要从阿根廷的进口限制政策说起。易经咨询公司经济学家阿德里安解释说:“阿根廷麦当劳的番茄酱全部在智利生产和包装。根据阿根廷政府的进口政策,如果一样产品可以在本土生产,就将不允许进口这样产品。而番茄酱属于阿根廷本土可以生产的产品,因此麦当劳从智利进口的番茄酱就属于被限制进口之列。”

  为保护民族工业、维持贸易顺差,阿根廷近年来一直实施严格的进口限制政策,并不断收紧其力度,这便在阿根廷造成了许多“闻所未闻”“绝无仅有”的奇特现象。比如,阿根廷政府对汽车、农业机械、摩托车、鞋类等一些高价位产品的进口商提出条件,要求他们必须同时出口等额的产品才能获得进口的许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业务,诸如宝马和保时捷等高端汽车企业在阿根廷也不得不同时经营着对外出口红酒、橄榄油、大米等业务,用以换来每年几百辆汽车的进口额度。而这也造就了阿根廷“保时捷卖红酒、宝马售大米”的一大“奇观”。

  另外一些需要进口的国际品牌则日渐无法承受这样的进口政策的重压,选择退出阿根廷市场:路易威登、阿玛尼、卡地亚等多家国际奢侈品牌先后关闭了在阿根廷的专卖店,而美国时装品牌CK也停止了在阿根廷国内的内衣生产线。对于这些对进口政策头痛不堪的国际品牌,阿德里安的建议是,为适应阿根廷独特的政治经济状况,它们可以选择本土供应商或是把一些生产线移至阿根廷国内。

  “这些大型全球公司应该更多地着眼阿根廷本土市场。它们可以选择和一些本土企业合作,由这些企业完成部分零配件的生产和供给,尽可能在阿根廷本土完成更多的生产环节。”

  尽管麦当劳和其他许多国际品牌为了自己的货品供应而大伤脑筋,不过早已习惯了进口限制和它带来的部分商品短缺的阿根廷人却已经十分淡定了:没有了路易威登还有本土的皮质箱包,而没有了麦当劳的番茄酱也可以用其它酱料来代替——阿根廷人早已无奈地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一个刚从麦当劳走出的阿根廷青年这样笑着说道:“我用芥末酱和蛋黄酱来代替番茄酱,一样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