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题为《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结构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特别致辞。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李克强总理此行对外释放的主要信号之一。
让世界倾听达沃斯的中国之音
李克强以总理身份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疲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李克强总理在以全球新局势为主题的达沃斯年会中,向世界各国传递着中国信心。
在李克强总理出席达沃斯年会这一时间点上,我国公布了2014年的重要经济数据。尽管我国2014年GDP增长7.4%创24年新低,但能够长时间保持超过7%的正增长,令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催化剂。
李克强在达沃斯的致辞中,还透露出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这一信号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重要组成部分,意即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以GDP增长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追求更高的增长质量,进行更好的发展。向国际社会阐述清楚这种新常态,有助于增强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打消疑虑。
尽管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逐渐增强,但我们还需要看到我们自身不足,这也是外界所担忧的。首先,我国在2014年推出了大量改革举措,让社会各界对我国改革充满预期,如果这些预期不能真正落实就将成为泡沫,影响到我国的经济质量。其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很多资产投向了有问题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成为了改革阻力。再次,我国已经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尽管离真正的通缩很远,但已经让国际社会有所忧虑。
2015-2020年中国经济全面新常态
从经济未来发展来看,2020年无疑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济将由中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经济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则在我的基础上补充道:2014-2049是新三十五年,2014-2020是新三十五年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它决定中国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2015年的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适应新常态,因此财税改革、国企改革、价格改革、土地改革等都是2015年大刀阔斧式改革的重头戏。
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投资输出国转变,如“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促进了相关承接国家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也推动着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开放和稳健型的世界经济。
根据官方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高达1.2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和资本对世界经济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增长动能,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致辞中所述,中国发展潜力巨大,会给世界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