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是福建省传统名特调味佳品,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列“中国四大名醋”。其中,永春老醋以优质糯米、高级红粬等为原料,实行液态深层发酵,加以独特生产配方陈酿多年而成,色香味俱全。如此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品牌,如今又为何闪耀在全国各地,甚至远销东南亚?12月28日上午,带着探索永春老醋的传承历史与发展沿革,我们走进了永春老醋厂。
“原本老醋的年产量才500来吨,自从添置了种子罐、醋酸发酵罐进行24小时不间断搅拌发酵,近两年我们的产量达到了5000多吨,产量翻了近十倍。”开门第一句话,永春老醋厂马应伦总工程师就向我们介绍了喜人的生产成绩。
过去,永春老醋是地方知名品牌,主要经营方式还是自产自销,消费者基本上需要购买凭票,根本不愁没有销路,也就错过了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的好时机。如今,永春老醋虽然成了全国“四大名醋”之一,但由于永春老醋的生产一直是延续传统制作工艺,其中经历糯米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培菌、陈酿等大小50多道工序,历时800-1000天左右,所以库存量一直下降,生产能力也一直下降,这样一来,生产力和销售量成反比,开拓市场受到了很大制约。
“我们的种子罐、醋酸发酵罐对电能使用非常依赖,如果停电5分钟种子罐里面的种菌就会死亡,如果停电20分钟醋酸发酵罐就无法发酵,损失可就是十五、六万呀!”马总工程师边介绍着生产工序边说。“电力公司如果停电都会提前告知,我们也能提前做好准备,但近年来,我们厂里基本上没有停过电,你看那台发电机,基本上都停用了。”
坚强的电网为永春老醋厂的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机。2001年,永春供电公司开始实行第一次农网建设,加快低压台区的改造;到了2003年,全县农网改造工程顺利完成;2008年以来,永春供电公司总投资7350万元进行城网改造,解决了永春县城的电网低电压、高线损、供电半径过长等问题,为全县电网供电水平打下坚实基础。“以电制醋,提高产量”的计划开始列入老醋厂的发展目标上。
“刚开始,厂里制作设备的用电设备耗电量大,生产成本也跟着上升。后来还是供电所的同志主动上门走访,提议以耗电量为标准,以节能为原则,采用变频电机设备,既节能又降低成本。”马总工程师依然记得,2009年,永春老醋厂首次引进带动电机系统的制作设备,对老醋生产的搅拌过程进行改革,替代传统的人工搅拌。发酵时间从78小时一缸缩短到38小时一缸,提高了生产效率,产量一下翻了近十倍。
随着“永春老醋”品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永春老醋厂加快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老醋的产量,同时对用电需求也迅速攀升。永春供电公司获悉情况后,当即为醋厂用电开通了用电服务的“绿色通道”,简化一切手续,并由客户经理介入醋厂变压器台架迁移和配套供电工程的方案形成、设计、施工、验收、组织送电的全过程。该公司城区中心供电所还组织精干技术力量专门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实行分组包片责任制,为醋厂提供24小时的快速应急抢修服务。
“他们供电服务细节做得很好、很到位。” 说起供电优质服务,马总工程师连声称赞,他还深深记得,2011年6月,当时醋厂夜班加工人员正准备装卸的时候,看到接线座突然发红,生怕发生故障引起停电故障及发生火灾事故,赶忙报修。时值深夜,抢修人员城区中心供电所的林文慧火速赶到现场,查看整个故障情况并着手进行抢修。经过更换接线座及线路后,林文慧还提醒醋厂电工设备线路已老化,告知电工如何进行维护、更换新的内部线路。
“供电服务跟上去了,我们就可以把精力放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企业效益上!”谈及未来,永春老醋厂的总经理张晓强更充满了信心。“我们要把永春老醋这个品牌推向世界。”也正是因为有了供电的保驾护航,如今的永春老醋不仅是永春的“名片”,随着永春县加快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县的发展,它还应该成为永春县一张独特的“名片”,成为来永春的游客必带的土特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