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作为市民餐桌上的“百味之王”,少了盐生活“淡而无味”,多了又会引发健康问题,食用低钠盐是目前最简便易行的减盐措施。1月14日,记者从芜湖市盐业管理局获悉,为提倡低盐饮食促进健康,健康与美味兼具的低钠菇盐等五种低钠健康盐品即将在芜上市,芜湖市民低盐饮食的选择将更多。
从2013年度安徽省食盐销售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芜湖市小包装食盐销售总量为15818吨,销量在全省排名第6位,而2013年芜湖市以低钠盐为主的多品种食盐(传统精制盐和粗盐除外的其他盐类)销售量仅为133吨,在全省16个城市中排名第10位,低钠盐销量仅占小包装盐销售总量的0.84%,由此可见,芜湖市居民对低钠盐的接受程度不高。
据了解,低钠盐与普通食盐的区别是:普通食盐中氯化钠含量达到99%以上,低钠盐中的氯化钠只有70%,添加了30%的氯化钾,具有保护血管和心脏等器官的功能。2013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的食盐摄取指南指出: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目前安徽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约为12克,超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标准6克的一倍,为此,省盐业部门在全省范围将持续开展“每人每天6克盐”公益宣传活动,争取到2015年将安徽人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从现在的12克降至9克以下。相关专家倡导市民坚持“低盐饮食”的生活方式,推荐食用低钠盐作为减盐的最简便措施。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目前芜湖市场上主要在售的食盐品种为三种:特制食盐(细盐)、特制食盐海晶盐(粗盐)和普通低钠盐,由于普通低钠盐的价格为2元/250G,普通细盐的价格为2元/500G,相比而言,低钠盐的价格贵了一倍,加之很多市民对低钠盐对于减盐的认识不够,依旧习惯于购买普通食盐。还有部分市民反映,虽然普通低钠盐倡导“减盐不减咸”,但是总感觉做菜的口感上要略差些。
2014年1月3日,由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局、省盐务局等共同举办的“低盐饮食促进健康”活动正式启动,意在引导消费者“少吃盐、吃好盐、科学用盐”。为配合这次活动,有效降低芜湖市民人均食盐摄入量,控制高盐饮食导致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危害,安徽盐业总公司将在芜湖市场推出低钠菇盐、低钠深井盐、海藻加碘盐、调味菇盐、绿色低钠盐等五种低钠健康盐品。
低钠菇盐是普通低钠盐的升级产品,添加了菌菇中提取的营养成分,在烹调过程中无需添加味精,具有咸鲜合一的特点,目前定价6.6元/320G;低钠深井盐主要采用地表500米以下的无污染天然岩盐为原料,目前定价3元/350G;绿色低钠盐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定价2.5元/320G。以上三种低钠盐适合普通人群,尤其对适合高血压、心脑血管病人有益。海藻加碘盐科学添加了碘酸钾和海洋藻类中提取的天然食品配料--海藻鲜味液,富含氨基酸及钙镁钾等成分,有海藻鲜味,目前定价2.8元/400G。调味菇盐可有效改善食品风味,烹饪中无需再添加味精,目前定价3.5元/320G。
据芜湖市盐务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这五种新品低钠盐将于近日上市,芜湖市民的食盐选择种类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