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飞达投资1200万元建起省级研发中心以来,发展活力四射:3月底,研制的新产品一出炉,便畅销市场;4月初,“飘”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5月初,韩国、日本、新疆等地30多名客户找上门,签署供货合同3000多万元。显然,科技创新给飞达带来了高效益。
“科技创新的力量不可估量,近两年,乐陵市通过走科技创新之路,不仅实现了快速发展和高效发展的统一,也带来了三大变化。”乐陵市委书记杨光来说。
工业转型
——从“乐陵制造”转向“乐陵创造”
在金麒麟汽车产品展览室,陈列着155个刹车片新产品。“每个产品仅模具投入就在10万元以上,市里每年都有专项创新扶持资金。”集团董事长孙忠义介绍说。
从十几年前一个小型农机制造厂,发展到现今年产刹车片2000多种型号3000万套的亚洲第一名企,90%的产品出口欧美,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元,出口量占全国同行业的70%以上,是通用、德尔福、蓝霸的常年供应商;2004年,自主研制的陶瓷刹车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5年,“LPB”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日前,又进入法国标致雪铁龙全球采购供应链。
金麒麟的发展标志着“乐陵制造”已转向“乐陵创造”。
这两年,乐陵市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精心培植、发展起刹车片、体育器材、无机热超导、生物制糖、精纺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深度研发新产品1200多种,同时,通过与清华、山大、中联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加快“乐陵制造”向“乐陵创造”的转型。华乐集团引进世界一流的喷汽式织机,生产的高支棉纱达到120支以上,每吨纱效益比普通纱高出5万元,成为雅戈尔等知名企业的主要供货商;博源公司凭借引进世界顶尖的无机热超导技术,与英国BP石油、美国埃柯米科技、台湾富海电子、海尔、力诺等30多家著名企业签下达1.2亿的订单;泰山、飞达、星光、希森、洁能等10多家科技型制造企业均提档升级。
目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了乐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5%,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新材料企业中心,5项产品世界领先,17项产品国内领先,金麒麟集团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强集团被评为国家自主创新优势企业。全市知名品牌达24件,其中国家级8件,省级16件。
农业转轨
——从传统农业“进化”为现代农业,提高了农业的含金量
在黄夹镇许家村采访,连片成排的钢架大棚和近千亩的圆形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勾画出一幅现代农业发展的立体画卷。
乐陵市长孙起生说:“这个由政府、民营企业、农民三方共同建设的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不是为了门面好看,而是将民营资本和高新技术注入农村的一个成功探索和实践。”
乐陵是农业大市,始终致力倡导农业科技创新,以让科技成果为农民带来效益。2005年11月,农民企业家梁希森投资5.8亿元,与国内目前最大的高科技核心企业——中联宏业马铃薯科研中心联合,建起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
目前,包括高标准的实验室、组培车间、马铃薯病毒检测中心、世界最大的马铃薯标本资源库及原原种无土栽培温(网)棚在内的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优质脱毒马铃薯快速繁育中心,保存有国内外860余份种质资源,年扩繁优质脱毒苗7000万株,年产微型薯2亿粒,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建成60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年可为全国薯农提供70%的脱毒种薯,为农民增加收益800亿元。
科技创新的价值显而易见。该市围绕枣制品、调味品、畜产品、玉米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强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星光糖业集团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探索出玉米淀粉糖浆深加工技术,成为江北最大的淀粉糖浆加工企业。玉米综合利用深加工,使当地和周边县区近百万农户每年每户增收300多元。希森三和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利用牛副产品研制开发出高档生物制品,并创造了牛粪养蚯蚓,蚯蚓做饲料的大循环经济,使一头牛卖出了五头牛的价钱。新大陆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富硒金丝小枣在上海光明连锁超市每公斤卖价达到50元,带动10万枣农年人均增收1500元。目前,乐陵已发展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0多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60万亩,康师傅、华龙、统一等国内著名企业纷纷抢滩乐陵,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乐陵市委书记杨光来说:“科技创新,让农业改变了弱质,也让传统农业的提升步入正轨,加快了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观念转变
——从崇尚经验变为崇尚科技,培养出一个科技创新型企业家群体
在乐陵,一股新的“攀比”风正在企业中盛兴:看谁建起的研发中心高级,看谁能和科研院所联系广泛。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显然是这股风气的受益者:几年前,泰山一直靠“经验”搞企业,发展步伐缓慢。2006年,泰山投资2000万元,与山东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姻,成立了“山大泰山体育”和“华理泰山体育新材料”两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并很快创新、研发出国际领先的泰山牌纳米材料人造草坪等20多种新型体育器材,使其一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三冠王称号,成为国内最大的体育器材生产企业,其“泰山”品牌价值达到100亿元。前不久,“泰山”又成功成为奥运会直接供应商,吸引165个国家的客商前来订购体育器材。
“科技创新让我们摆脱了同行的追赶,在与对手的较量中拔得头筹。”泰山集团董事长卞志良自豪地说:“搞自主创新,固然需要很大的投入,但企业的发展后劲更大,收益更多。”
正在在这种观念的趋动下,乐陵的科技创新犹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使全社会优势资源源源不断地向科技创新聚集。目前,在乐陵,金麒麟、华乐、泰山、国强、飞达等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和孙忠义、苏寿堂、卞志良、宋国强、崔俊良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型企业家,以及一大批掌握了各自领域核心技术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和领军人物也正在迅速崛起。这些企业、企业家和科技人才是乐陵科技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其成功不仅直接贡献于经济社会发展,更增强了乐陵人自主创新的信心、丰富了乐陵人自主创新的经验。
科技创新已经内化成为乐陵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