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无愧于企业‘保护神’的荣誉称号,在此,15000名莲花人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们坚信,有各级工商系统的保驾护航,‘莲花’一定会越开越艳,‘莲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是放在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案头的,来自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谢信。感谢信背后的故事,还要从项城市工商局局长王凤山的一次回访说起……
一封感谢信的由来
今年6月20日,在对莲花公司进行的每月一次的回访中,王凤山了解到,陕西省是该企业在西北地区最大的销售区,但近一段时间,侵害“莲花”商标专用权的现象十分严重,对“莲花”产品的正常销售造成了很大影响。
王凤山听说后,急在心里,记在心上。他随即赶往周口市工商局,局长陈晓峰听取汇报后,立即赶赴郑州……很快,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得悉这一情况,立即召开有关部门会议,并安排由省局主管副局长杨文生负责,切实开展好联合打假行动。
7月30日,由省工商局商标处调研员张雅平带队,与周口市工商局、项城市工商局领导和企业有关负责人一道驱车千里赶到陕西。
在张雅平的积极协调下,陕西省工商局向全省下发了《关于保护“莲花”味精商标专用权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在11个偏远地区分别召开动员会11次,一场豫陕两省联合保护“莲花”驰名商标专用权的保卫战打响了。项城市工商局执法人员、莲花公司技术人员组成了36人的打假队,在陕西省工商局的大力配合下,对各市场、商业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近万名工商执法人员参与了打假战役。
“这近万名执法人员不仅是打假的战斗员,而且都成了“莲花”驰名商标的宣传员,他们边检查市场,边向商户宣传莲花味精的真假识别知识,使“莲花”驰名商标的知名度在陕西省再度大幅提高”,当时参与打假行动的莲花公司市场净化维权中心主任孟德瑞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这种宣传广告效果是我们企业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真是一举两得!”
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陕西省工商部门共端掉制假窝点3个,在西安、宝鸡、安康、铜川、咸阳等地查获假冒侵权味精16吨,包装装潢2.6万套(个),沉重打击了“蓬花”、“阿莲”、“味源”等11种侵犯莲花商标专用权的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后,莲花味精在当地的月销售量迅速上升了20%,销售收入由原来的每月250万元上升到310多万元。
9月10日上午,莲花公司副总经理袁启发将写着“维权护企,展红盾风采”的锦旗送到了周口市工商局,“我们代表1.5万名莲花人来感谢周口市、项城市工商局对我们的帮扶之情、支持之情、关爱之情!”袁启发激动地说。
“豫陕联合打假维权专项行动积极探索了跨省际打假、与企业合作打假的新途径,是工商部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意识的体现,是‘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生动实践,周口市工商局的经验要在全省推广。”省工商局局长董光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说。
四年持续护企的情谊
事实上,跨省联合打假维权的故事只是近年来周口市、县两级工商部门帮扶莲花公司的一个片断。
在实施“兴企强省”工程过程中,周口市、县两级工商部门把莲花公司确定为重点帮扶企业,着力开展“商标强企、合同帮企、服务助企”工作,全力支持莲花公司的发展。
2004年和2006年,工商部门曾先后两次在周口召开保护“莲花”商标专用权现场会,在全省各地展开了打击“莲花”侵权专项行动,在净化市场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莲花公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据莲花公司统计,2006年专项行动结束后,莲花味精河南市场的月销售量比过去上升了20%,2007年上半年销售额增加3800万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开展的“合同帮企”也给莲花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项城市工商局帮助下,莲花公司先后与兰考县7个乡镇签订了30万亩粮食订单项目,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优质粮生产基地。在工商人员指导下,莲花公司目前已健全完善了经济合同管理制度、台账,规范了合同文本条款、合同签约、履约等行为,使莲花公司自2003年以来,始终保持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项城市工商局还选派了7名工商人员常驻莲花公司,利用登记注册、商标管理、信用监管等职能优势,为企业开展零距离服务。7位工商执法人员不辞劳苦,曾先后赴江苏、山东、河北、安徽、陕西、内蒙等20多个省(自治区),协调当地工商部门查处侵犯莲花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办理案件190多起,查获各类侵权“莲花味精”260多吨,制假设备70多台。
近日,在项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的“莲花”发展研讨会上,莲花公司总经理高君动情地说:“莲花由低谷到今天的复兴,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职能部门的鼎力相助,尤其是工商部门给予我们的扶助,莲花人将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