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转型,北京巨变。经过时间洗练的京城老店,无疑是北京奇迹的有力见证者。旧貌新颜,老店新生,本报记者走进这些昔日名噪一时的老门脸儿,深入探访它们的前世今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它们的转型重生之路……
因一抹“臭香”诞生的王致和,已经走过了340多年的路程。百年传承,“臭味”依然在,香味却越来越浓厚。纵观“王致和”的发展历史,从全国首家腐乳科普馆落成到“老字号商标海外维权第一案”等,让这个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如今,这个因腐乳诞生的品牌,向人们展示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的简单传承,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递进。
首家腐乳科普馆诞生
在物美、沃尔玛、易初莲花等超市里寻找王致和,会给你带来不小的惊喜,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包装一新的传统腐乳,王致和牌的料酒、调料、花色酱、香油、芝麻酱等各种佐餐食品更是琳琅满目。
走进王致和的生产车间,你无法想象在你眼前高速运转的现代化设备,最后生产出来的只是一块块小小的腐乳。通常一块腐乳制作成功需要20道左右的工序,到目前为止,王致和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在参观自动凝固机和腐乳坯成型设备时,工作人员非常自豪的告诉记者,这是同行业中首家试制前期制坯自动化设备的厂家。
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已经完全找不到传统手工作坊的痕迹,想要了解王致和的原始面貌,不妨去王致和腐乳展览馆看看。展览馆于2010年建立,这是中国首家腐乳科普馆。
走进腐乳展览馆的展厅,位于中央的王致和南酱园微缩景观沙盘瞬间便吸引了来访者的眼球,长3.5米、宽2.5米的沙盘,直接向参观者展示了300年前的腐乳作坊。资料显示,科普馆总面积为600平方米,馆内展厅设计以“东方奶酪腐乳时刻关爱您的健康”为主线,通过模具、实物、视频、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方式,向消费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展示腐乳酿造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的精髓。展览馆是王致和在发展现状全新的前提下,为了保护传统文化而做出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科普馆的成立旨在向广大消费者广泛普及腐乳及发酵性豆制品的科普知识。截至今年6月,腐乳科普馆已接待消费者、企事业单位、学校、媒体等共计113批次。
引领腐乳行业的变革
如今,位于北京宣武区枣林前街的王致和办公大楼如今已褪去了鲜亮。曾经的“王致和”,还只是京城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一个只有150多平方米、几名雇工的“王致和南酱园”。很少有人知道,用瓶装腐乳是“王致和”开的先河。解放初期,“王致和”的腐乳是搁在大缸里发酵,制成之后装在小篮子里上街卖,后来发展为用小一些的坛子,但卖的时候还得用钳子夹或是手抓。上世纪90年代初,王致和在业内首先实现了腐乳生产的直装工艺,率先应用了玻璃瓶直接发酵,实现了机械化的直装生产,使工业化瓶装大规模生产腐乳成为现实,这也被称为腐乳行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
10年间,随着“王致和”品种和产品的营养价值增加,市场需求随之不断扩大,王致和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生产设备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此,王致和集团不止一次引进新设备。2008年初,王致和集团研制并安装了自动凝固机和腐乳坯成型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传统老字号企业成功转变,实现了机器代替手工的进步,成为同行业中首家试制腐乳前期制坯自动化设备的厂家,为老字号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致和如今已从手工式作坊发展成为以生产酿造调味品为主的科工贸一体化跨行业经营的公司。在产品上,除了王致和大块儿腐乳外,还针对市场的需求推出了适合南方人的白腐乳,针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消费者推出的木糖醇和低盐腐乳;还添加了四川口味的白菜腐乳等产品。另外,王致和系列产品也扩展出了涮羊肉调料、腐乳汁、虾片、精包装干酱等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各方面需求。
据王致和集团方面介绍,王致和近期研究实验推出的低盐腐乳、木糖醇腐乳、白菜辣腐乳、蔬菜蘸酱系列以及清淡型火锅调料等新型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康、营养、安全的需求,拥有不少消费群体。
老字号维权的范本
说到“王致和”的品牌发展,“王致和”不仅让自己慢慢成为了权益维护的行家,也让其成为老字号维护品牌权益的经典案例。上世纪90年代初,王致和集团发现顺义一家工厂有商标权侵权行为,于是引出了“王致和”商标侵权案,这一案成为了“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此案最终以执行和解告终,王致和腐乳厂在法院判决对方支付赔偿金49.5万元的情况下,只要了侵权方一元的赔偿,并申明只是为企业讨回公道,一时传为佳谈。
2006年7月,当王致和集团拟在30多个国家进行商标注册时,发现“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为欧凯的公司抢注。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王致和集团决定使用法律武器,要求无条件归还“王致和”商标,历时两年多的审判,“老字号商标海外维权第一案”以王致和商标的物归原主圆满地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