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产业信息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张承志:力做商超大商

    广东省中山市仁达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仁达商贸”)成立于2001年,其前身仁达商行在中山市调味品市场打拼近十年,由最初的三个人到现在近百人的团队,公司已成为中山地区商超领域的旗舰服务公司之一。现在的仁达商贸是吉香居4A级经销商、高福记的战略合作伙伴、味聚特的全国十大经销商等。
 
    目前仁达商贸代理的品牌有三十余种,其中包含李记、白家、吉香居、味聚特、乌江、高福记、老干妈、若男、八里香、味之源、龙之味、好味来、大红袍、保宁等众多知名品牌。仁达商贸的强势运作渠道在商超。壹加壹、华润万家、益华百货、新七星等中山市的大型商超,与仁达都有合作,公司商超渠道网络在广东地区的排名也占在前十位,然而,取得今日辉煌成绩的仁达,却是凭借三万元艰辛起家。
 
    借力工厂食堂 淘金餐饮渠道
    1994年,张承志携爱人陈自英从四川眉山来到广东中山,从零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创业。回忆当初,张承志说道,三万元的起家资金还是外祖父赞助的。为了筹办门店,这三万元也都是一分掰成两半儿用,1万元安装了一台电话机,用剩余的钱买了两组货架,还好当时门店所在地新时代购物广场(以下简称“新时代”)刚开业,免半年租金,为张承志创业初期减轻了一些负担。而随后,新时代周边逐渐形成了以副食品为主的集散地,这也为仁达商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了固定的门店,张承志拿着剩余的资金到处寻找畅销的产品,有时候资金拮据,只能去别的终端店拿半箱货来卖。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张氏夫妇依然坚持了下来,而也正是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才促使“外地人”的张氏夫妇,在人生地不熟的中山市创下了今天上亿元的家业。
    一开始,张承志的卖货对象只是周围的邻居,而产品也大多是从家乡四川托朋友随车捎带到中山的特色产品,令其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产品颇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这与中山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 联,一是当时中山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中山,而四川、重庆等地的务工人员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产品不愁销;二是张承志为人讲究诚信,即使自己亏损也不会让合作伙伴受损失,因 此,很多人与张承志初次接触后,很愿意再次与其合作,而这些也促使了当初的仁达商行不断地扩充业务。当时的小霸王学习机加工厂、威力洗衣机厂、黑人牙膏厂等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而这些工厂的 食堂也由外来务工人员承包,逐渐地这些人都到仁达商行采购辣椒面、花椒面等调味品,这也使仁达商行在中山市餐饮圈子里逐渐有了影响力,仁达商行的营业额也得到了稳步地提升。
    机缘巧合,顺势跨入食品代理伴随餐饮渠道业务的开展,仁达商行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但当时的张承志对于产品代理、渠道运作并没有概念,门店经营的产品依旧多是托朋友从四川老家运到中山,依靠外出务工人员来维持产品的销量。据其回忆,正式进入快消品代理,源于两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仁达商贸正式代理的第一款产品是李记泡菜,张承志回忆,当时李记厂家在中山的业务员来到公司洽谈合作,其了解到,中山市原来的李记泡菜代理商于之前接了1000件货,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这些 货原封不动地摆在仓库里,眼看着产品的保质期不断地临近,厂家业务员才慕名找到张承志,厂家唯一的要求即是仁达商行能够接下原经销商积压的货。然而令张承志为难的是,虽然公司已经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但是一下子拿出1000件货物的钱,对于当时的仁达商行还是有一定难度。后经协商,业务员向厂家领导申请,仁达商行可以先卖货再打款,就这样,仁达商贸引进了自己第一个产品。依托公司强势的餐饮渠道及处于上升阶段的商超渠道,仅仅两天的时间,张承志就将滞销近一年的产品全部卖光,这无疑震惊了李记厂家。为了鼓励仁达商贸进货,李记厂家特别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即仁达商行可以先要货再打款,随后,仁达商贸从李记厂家以5 吨、10吨为单位不断地进货,而这些货大多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全部售完,当年仁达商行共计卖出李记泡菜近100吨。
    无独有偶,仁达商贸代理的第二个品牌高福记与李记有着相似的经历。2003年,高福记厂家业务表代找到仁达商贸希望能够达成合作,但当时高福记的终端零售价位在8元左右,价位相较竞品很高,陈自英(张承志爱人)并不看好该产品。此外,该产品已由当地另外一家经销商运作,从市场表现来看,消费者接受度并不高,事实上,张承志随后了解到,原经销商的库存高达18 万元。同样是向厂家赊销,张承志毅然决定代理该产品,在他看来,之前的经销商没有将高福记运作成功是有原因的,而经分析,这些因素仁达商贸完全可以避免。如原代理商运作日化产品起家,虽然经销商规模实力较大,但其对于调味产品的运作经验不丰富,经销商甚至根本没有相应的市场运作规划,最终导致产品滞销。接过产品代理权后,张承志随后组织人员到各大卖场进行产品试吃,时间选择在临近中午时分,人由于饥饿感会提高对事物的评价,如此持续一段时间之后,高福记的市场终于被打开,消费者对该产品的重复购买率也大大提高。
 
    牵手连锁超市 开启扩张时代
    由于仁达商贸运作流通渠道的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公司的业务一直局限于工厂食堂及周边零售业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山本地零售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山有了属于本地的第一家连锁超市——壹加壹连锁超市,而这也开启了仁达商贸牵手商超渠道的新时代。壹加壹超市采购来到新时代,看到很多人都在排队买仁达商贸的产品,而当时一款叫作保宁醋的产品正在被消费者追捧,于是,仁达商贸很快与壹加壹超市达成合作协议。随后,张承志从贵州引入老干妈辣椒酱,360g的产品零售价能够买到十七八块钱,也很快被消费者接受,而当时的时间是2002年。随着壹加壹连锁超市网络的不断扩张,仁达商贸的产品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食堂,受此启发,张承志仿佛看到了另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不断寻求与连锁超市的合作,如华润万家、益华百货、新七星等,在提高销量的同时,也让公司的产品借助超市的网络实现更快扩张。
    近年来,仁达商贸逐渐加强与华润万家的深度合作,目前,其已与华润万家200家大型KA卖场、1000家标准店达成合作,市场范围涉及东北、华南等地,借助华润万家的网络,仁达商贸的产品加快进入全国市场的步伐。谈到商超渠道的运作,张承志认为,现在很多经销商都苦于商超渠道流程繁琐,但他看到的却是商超渠道运作的正规性,如借助商超渠道的管理系统,其在办公室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各个店面产品的动销情况及库存情况,而通过网络也能快速地完成对账,其高效是其他渠道无法比拟的。而对于高额的商超终端费用,张承志却认为,虽然商超费用名目比较多,但是只要产品能够动销,经销商依旧能够盈利,这就要求经销商代理的产品,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此外,在商超终端,消费者面对的是公开化的购物环境,其有很高的自主购买权,这时引导性消费能在产品动销方面有很大帮助,所以,经销商在该类终端需设置现场试吃及导购介绍等。
    除了进一步加强与商超渠道的合作,仁达商贸近来也逐渐地加大了开发流通市场的力度,目前仁达商贸已能够覆盖中山地区240余座农贸市场。据张承志介绍,公司在2013年还将加强流通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除士多店等零售终端的开发,公司将对学校、监狱、医院等特通渠道的餐饮需求进一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