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人认为粮油猪肉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
百姓生活负担增加
对公众来说,“百分比是多少”,“警戒线是什么”,这些都未免有些乏味和空洞。他们中大多数人甚至还搞不清楚,CPI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相干——真正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是下面这些活生生的现实:
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在20多天内涨了14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市斤3.8元上升至4.5元;5升的金龙鱼大豆油的售价是49.9元,涨了近4元。
在昆明,受大豆、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原来4元的拓东一级咸酱油,现在已经卖到4.8元了。在广州,当地媒体报道,天河东圃某小区经营了半年的灌汤包子店突然歇业,店老板称:肉价飞涨削薄了本来就不厚的利润,由于不忍“杀熟”,只好关门大吉。
7月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表示,本轮物价上涨虽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生活负担,政府将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物价可不能再涨了
在这一表态的前6天,7月3日,兰州市物价部门已经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处理”——规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被国家发改委认定是“政府部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本应当由市场调节商品价格”、“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略欠妥当”的做法,在本次调查中却得到了81.9%的公众的赞同。其中,收入水平越低的人,越倾向于支持政府这种强行干预价格的方式。
“我不赞同这种手段——买面的和卖面的,其实是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但是我赞同这个目的——物价可不能再涨了。”一位参与调查者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