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张桌子的路边小火锅店到全国知名的调味品产销龙头企业,周开容用“一路艰辛”来形容。在胖子天骄食品公司宽大的总经理办公室,爽朗的周开容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情形,几次哽咽。她说,今天的业绩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成功没有捷径。
关闭火锅店开卖底料
1984年,20岁的周开容在十八梯花街子租了一间路边铺面,开起了火锅店,取名胖子老火锅。
“当时只有6张桌子,每天上午11点就有人吃火锅,晚上3-4点仍然有人来敲门吃火锅。”周开容说,胖子火锅远近闻名,生意十分火爆,很多人开车从北碚、江津等地问着来吃火锅。
随着城市改造,胖子火锅先后搬迁中兴路、文化宫后门、学田湾等地,但生意一直不错。很多人吃了火锅后,还要买点火锅底料和麻辣鱼底料打包带走,拿回家再烫。
1994年,胖子火锅店所在的学田湾地区又要城市改造拆迁了,周开容毅然决定关闭火锅店,转型生产底料。
1995年,周开容租下化龙桥一个国营企业的厂房,开始生产火锅底料和鱼调料,正式涉足调味品行业。
火锅姑娘成鱼调料大王
周开容把生产出来的底料免费送给老顾客和亲戚朋友吃,大家都类说好后,她才开始把底料拿去卖。
“我每天背着八九公斤的底料到观音桥农贸批发市场去推销。”周开容说,由于当时市场上火锅底料很少,也没有鱼调料,很多经销商根本不接受,有人直接将她赶出了摊铺。“一次在西安市场,一名经销商还没听我说完,就直接叫我走开,还不停地说这些东西没人要。”
周开容委屈得流下了泪水,但她暗下决心:“三年后,我一定要让西安批发市场60%的摊位有胖子底料卖。”而此后,没有用到三年时间,周开容的胖子底料就在全国市场打开销路。
1996年,周开容的底料开始进入当时的重百阳光超市,后来又陆续进入新世纪等超市,胖子底料开始在全国小有名气。
2004年,胖子调料开始走向海外,一名美籍华人在品尝了胖子底料的味道后,主动要求成为其美国市场的代理商。周开容的底料厂也越开越大,由当初租赁的厂房到现在位于渝北空港新区上万平方的现代化食品厂,年销售额上亿元,成为我市底料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现在,在全国市场,我的鱼调料销售量都是最大的。”周开容在业界也有了鱼调料大王的称号。
去年,周开容的胖子天骄食品公司作为我市调味品行业的代表之一,参与了我市水煮鱼调料标准的起草。目前,周开容又忙着参与全国火锅底料标准的起草。记者徐菊
人物档案
周开容
重庆胖子天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渝北区质量协会副会长,参与水煮鱼重庆地方标准、火锅全国标准起草,其调味品年销售上亿元,其中尤以鱼调料见长。